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落后村”的产业新貌
——叶集区洪集镇金星村发展产业促增收见闻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10-26 09:32:43 【字体:

  在连片的瓜藤架下,陈新龙正带着其他帮工们忙着采收成熟的吊瓜。在扶贫卷皮厂里,吴业萍忙着后勤工作。而在自家屋前,金星组群众熊建军和家属则忙着晾晒蔬菜汁挂面……深秋时节,叶集区洪集镇金星村,一派忙碌景象,焕发着勃勃生机。

  陈新龙、吴业萍和熊建军三人原先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着村里发展的特色产业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他们所在的金星村多年前无集体经济收入,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落后,村班子软弱涣散,村民生活困难,各项工作在全镇都处于落后状态,曾一度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

  而如今金星村,基础设施日渐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生活大变样。一个昔日的“落后村”是如何旧貌换新颜的呢?这一切的改变,无不得益于特色产业的发展。

  实现稳定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金星村借换届选举选好带头人配强村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建设了吊瓜基地、光伏电站、卷皮厂扶贫车间,引进聚能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等,同时鼓励农户自行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处置村集体的闲置学校资产,多措并举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业,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蹚出了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眼下正是吊瓜陆续成熟的季节,百余亩吊瓜藤蔓上垂挂着的大大小小果实,或翠绿或橘红,煞是喜人好看。吊瓜学名“瓜蒌”,其果实可食用亦可入药。目前该村的吊瓜基地年产量约4000公斤,年产值达28万元,解决了不少当地群众就业,其中就有着陈新龙和其他9名贫困户。因残致贫的陈新龙户无法外出打工,儿子在读书需要固定费用,家中却无过多经济来源,生活一度困苦。当陈新龙在基地应聘到“队长”职务,每年有了1万多元的固定收入,还能兼顾自家田地农活。吴业萍从事后勤工作的扶贫卷皮车间,带动了当地群众20多人就业。

  在该村的安全村民组,60多岁的余国福制作挂面已近40年,每年净收入两三万元。邹益喜建有全村规模最大的厂房,年产挂面可达6万多斤。在他们的带动下,不少群众纷纷学习挂面的制作手艺。贫困户熊建军主动拜师学艺后,还创新开发出蔬菜汁挂面,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目前安全组每年可生产各品种挂面超20万斤,产值达120多万元,也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挂面一条街,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

  近年来,金星村先后修建了门楼至保水路、苗墩路等6条道路,方便群众出行和农副产品的外运;新建前寨、东庄两个提水站,解决了2000余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也注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今年年初,金星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了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给群众们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在村部门前的荒岗地建成的一个规格高、设施全的群众文化广场,已成为该村和周边群众健身、休闲、开展文体活动的主要场所。每到傍晚,群众们从四周赶来休闲娱乐,因其紧邻公路、环境宜人,成为了元洪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现在我们农村人的生活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幸福。”村民们深切感受到,产业发展有奔头,群众致富有盼头,朝着“村强民富环境美”的美好生活努力前行。(汪军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