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点燃项目“引擎” 撑起发展“脊梁”
——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扫描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4-06-19 09:24:50 【字体:

  和襄高速(六安段)关键性节点工程正在紧张施工;淠河总干南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赓续公园)项目部分区域已经使用,美景如画、游人如织;霍邱行蓄洪区新建王截流、陈郢保庄圩居民迁入安置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结构全部封顶;S333宋家河段公路改建工程计划于7月底交工……生机勃勃的皖西大地上,城建项目拔地而起,工业项目如火如荼,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紧锣密鼓,一切盯着项目干,一切围着项目转,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奋进热潮。

  项目是带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将资源禀赋利用好、比较优势发挥好,全力抓好制造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促进有效益的投资稳定增长,为奋力开创六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实项目支撑。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重大工程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5月31日,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项目首联现浇箱梁在二标二分部马鬃岭枢纽段顺利浇筑施工,标志着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马鬃岭枢纽上部结构施工又有新突破,向着通车目标又迈出重要一步。

  据和襄高速二分部党支部副书记竟凤军介绍,马鬃岭枢纽是和襄高速公路(六安段)最大、最复杂的枢纽(涉铁、涉路、涉河),采用双T型枢纽互通立交设计,下穿沪蓉铁路,采用迂回下穿型匝道克服高差接入沪蓉高速,真正实现了和襄高速与沪蓉高速交通转换。

  和襄高速(六安段)是国家组合立体交通网和安徽省“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通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横贯安徽省中部地区的又一重要通道。项目全线里程170.5公里,概算总投资240.19亿元。主体工程已开工500余处。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通车。

  为保证项目进展,市交通局用活用足“赛马”激励机制,采用月度测评和季度考核通报的方式,科学制定考评细则,加大各类交办、督办事项完成情况考评,积极调动县区政府及沿线乡镇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督促调度项目各参建单位围绕“赛质量、赛安全、赛进度”目标,开展劳动竞赛,进一步提升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营造了比学赶超、创先争优、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潮。

  “建成后,这条高速将成为六安联系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合肥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和中原腹地的战略骨干通道,进一步密切省际、市际间经济文化交流,助推六安高质量发展。”六安市交通局副局长姚军表示。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汛期将至,备受大家关注的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进展如何?

  夏日骄阳似火,记者在霍邱段项目现场看到,在曾台排涝站,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在碉楼庄台,一排排新建安置房初具雏形;工地上,一辆辆渣土车来来回回不停地运送土方……据了解,裕安段于2022年3月开工,霍邱段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征地拆迁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有序推进,其中裕安区城东湖4个保庄圩堤防及配套建筑物工程已全部完成。霍邱段城东湖3个保庄圩堤防土方加培基本完成,完成迎水侧预制块护坡约16公里,格宾护岸全部完成,完成16座泵站、45座涵闸主体工程;城西湖2个保庄圩堤防基础处理基本完成,完成堤防土方加培约910万立方米(完成总量的85%),完成3座泵站、13座穿堤涵闸主体工程,深水区溢流堰、沣河右岸堤顶道路、沿岗河堤顶道路等基本完成。剩余建筑物和堤防护坡等正在实施。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概算投资约27.53亿元,投资完成率74.12%。

  绿地公园、立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类项目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今年刚刚建成并对外开放的赓续公园就成了附近居民的热门“打卡地”。如今,每到周末或者傍晚时分,不少市民身着轻便的运动装,或三三两两同行散步,或成群结队一起健身,整个公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自从赓续公园对市民开放以来,我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带孩子到这里休闲、娱乐,真没想到家门口也有了这么高端大气的公园。”谈到赓续公园,家住阳光巴黎春天的刘女士竖起了大拇指。

  淠河总干南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赓续公园)项目西起淠史杭大桥,东至正阳路,淠河总干渠以南,龙河路以北,全长6.85公里,实施总面积14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2亿元。根据现有市政道路划分为饮水问源、知水习湾、鉴水观塘、汇水净谷、思水栖区等5个区块,目前前4个区块全部完工。

  作为我市2022年度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该项目以饮用水源保护为刚性前提,积极融入红色文化、淠史杭水利文化等元素,着力打造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地域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滨水空间。目前,淠河总干南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已成为城市转型高质量绿色发展生态示范区,为我市再添绿色发展动能。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2024年,我市共安排市亿元以上重点清单项目540个,总投资475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2.3亿元。其中,从建设阶段看,续建项目375个,总投资339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1.2亿元;计划开工项目165个,总投资1354.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1.1亿元。全年计划竣工项目120个。

  “为确保项目进展,我市坚持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员化调度推进、全要素跟踪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深入推广重点项目推进‘甘特图’,推行可研、初设、施工图等项目审批和规划选址、用地报批、征地拆迁等要素保障两个‘维度’同步推进。按季度开展重大项目开工动员,进一步推动资金、土地、用林、用能、排放容量等要素优先向重大项目聚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加强项目融资对接服务,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确保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并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记者 黄雪彦 宋金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