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大别山老红军雷伟和之十二 在无人区的红军伤病员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3-11-16 09:13:51 【字体: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而蒋介石释放回南京后,反共的野心不死。他没有停止“北和南剿”的预定目标,鄂豫皖“清剿”与反“清剿”战斗仍在进行。

  1937年初,红二十八军有三次产生重大影响的战斗。

  一是2月上旬的“啄立山战斗”。啄立山位于麻城县西北约15公里。这次战斗,是红二十八军在1937年首次取得歼敌一个营的重大胜利,给刚调入麻城不到两个月的西北军嫡系第三十三师以迎头痛击。

  二是3月中旬的“王通战斗”。王通,位于黄安、麻城交界处。此战,是高敬亭亲自指挥的兵力最多的一次战斗,红军集中主力,消灭了强敌西北军两个营,击毙其团长一名。这一仗,还从整体上调动了敌手,体现了高敬亭将分散作战与集中歼敌相结合,必要时集中兵力作战,给敌以重创的军事指挥艺术。

  三是“接天山战斗”。接天山,位于黄冈、麻城、罗田三县交界处。接天山激战,历时一个多星期,共消灭300余名敌人。

  在啄立山、王通、接天山这三次战斗之后,蒋介石认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力量已直接威胁到国民党南京总统府,于是从1937年4月开始,对鄂豫皖根据地实行最后一次秘密大“清剿”,妄想把红二十八军一网打尽。到7月,这“三个月清剿”成为红二十八军成立以来面对的最凶狠的一次“进剿”。鄂豫皖边游击区的形势急转直下,进入了三年游击战争最困难的时期。

  当时,国民党从武汉调来第二师布置在黄冈、浠水、新洲、罗田一带,调来新编第三师去孝感、礼山一带接替一O二、一O三师(这两个师,是云南省、贵州省善于山地作战的部队),做机动部队。又将东北军五个师调到平汉铁路以西地区,调卫立煌八十四师去潜山县、太湖县接替十一路军,将十一路军调到山区修筑碉堡。除了这些主力部队外,又调十多个保安团,包括原二十五路军三十二师追击部队和地方反动武装在内,共有200多个团、30多万人,对我红二十八军采取疯狂的“追、堵、围、剿”。

  “三个月清剿”开始时,高敬亭率红二十八军主力正活动于鄂东北地区。军部位于黄安七里坪西北天台山地区。由于红二十八军处于敌后,又与中央失去联系,对于敌人大规模的“清剿”准备了解得甚少,对情况变化估计不足。因此,无论在思想上还是物资上,红军对粉碎敌人“三个月清剿”准备不充分,也难以充分准备。

  高敬亭获悉敌人“三个月清剿”计划后,见敌军来势汹汹,为避其锋芒,决定分散行动,将刚集中的部队分开:让二四四团一营长杨克志、营政委曹玉福率一营与新二营西进平汉路附近活动,与鄂豫边桐柏山红军游击队接头,将鄂豫皖斗争扩大到桐柏山区,主要任务是牵制敌人和了解敌情;令林维先、胡继亭率特务营和手枪团三分队再次下平原,到东南方向的黄冈大崎山一带活动,主要任务是筹集钱、粮、子弹、医疗器材和药品;要求各便衣队注意隐蔽,掩护群众,尽可能保存实力,等待有利时机进行反击;他自己亲率手枪团一、二分队去鄂东北道委活动的光山、罗山一带检查工作。

  红二十八军二四四团副团长林维先率领特务营和手枪团三分队共约400余人,于4月间行动到黄安县第三区潘家河地区。

  林维先,1912年9月8日出生于河南商城县南溪丁家埠(今属安徽金寨县)。他17岁参加红军,先后任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特务营的连政治指导员、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二二四团政委。1934年4月,皖西北道委领导的红二十八军主力并入红二十五军,留下红八十二师坚持斗争,年仅22岁的林维先任师长。1934年9月,红八十二师跟随红二十五军到英山县陶家河,红二十五军搞“肃反”,林维先被打成“第三党”,罚他到红二十五军经理处“苦工队”抬担架、当挑夫,后在下骆山打粮的战斗中,率领“苦工队”奇迹般的利用扁担缴获了敌人100多条枪,还击杀了不少敌人,随即担任以“苦工队”为骨干的新编二一八团三营营长。在重建后的红二十八军,林维先担任军部参谋、营长,现在是副团长。他英勇善战,带领部队进行游击作战经验丰富,但这一次,终因敌强我弱,寡不敌众,吃了个败仗。

  特务营和手枪团三分队到达潘家河地区,被敌人一O二师两个团、一O三师两个团、五十四师一部分和五个保安团、县大队等地方反动武装约4万余人的兵力重重包围。特务营苦战一昼夜,终于突围,但损失很大。鄂豫皖三年游击战后期,由于手枪团经常分散活动,特务营成了取代手枪团的“特种部队”,战斗力很强。作为红二十八军三支机动部队之一,进行过许多重要作战行动,从来都是以少胜多,自己损失很小,战绩亦相当出色,可是这次特务营遭受到严重损失。战后,又重建特务营。

  在潘家河战斗中,雷伟和负伤,被送到老君山茅草尖无人区秘密医院二分所养伤。

  老君山,属大别山南部支脉,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这座山,范围约6.5平方公里,主峰840.5米,是黄安县境内最高的一座山。老君山东北与天台山对峙,南1公里有小老君山,2公里有大兴寨,南偏西2.5公里有兴寨,四周群山环绕,唯独老君山为冠。其间,树大林深,人烟稀少,道路崎岖,峡谷纵横。历来只有猎人和采药者攀登,别无他人行迹。直到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后,老君山便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依托和红色堡垒。后来,经过敌人多次“清剿”,实际已成无人区。

  说是秘密医院,其实条件非常简陋。没有医药,就用盐水洗伤口,用草药治疗。伤病员在深山老林中,没有房子住,就在山沟里搭草棚子。粮食,主要靠便衣队夜间运送,有时供应不上,就找些野菜充饥。有时怕敌人搜山发现,不能烧火煮饭,只能在山沟里喝点冷水。

  后来,国民党反动派调一O二师对老苏区深山“清剿”,因我医院二分所在一个山洞中烧火做饭时冒烟,被敌人发现,结果二分所三名工作人员阮竹清、张映清、兰汉全部被捕。

  当时,雷伟和在二分所养伤,不仅没有工作人员照顾,而且还要自己赶快逃命。雷伟和首先爬出二分所,再继续往山里爬去。他使出全身力气,在无人区里爬呀爬。没有吃的,就找野草、树叶吃;没有喝的,就爬到山沟边找水喝。他爬了几天几夜,终于爬到潘家河,找到了便衣队。便衣队将其先后安置于杨家洼、周八家一带(今红安县七里坪镇)村庄的群众家中养伤。

  雷伟和还算是幸运的。秘密医院二分所那些不能动弹的重伤员就更惨了,他们或被敌人打死,或饿死在无人区的深山老林里。当时有一些重伤员,就是1936年在黄冈大崎山战斗中负伤被送到这里养伤的。

  不料,雷伟和在杨家洼养伤期间,又遇到敌人“摸鱼”。所谓“摸鱼”,是敌人“清剿”的手段之一:对我隐蔽在大村庄里靠群众掩护的便衣队和伤病员,采取严格的保甲制度,实行五家连坐、保长负责,经常利用半夜突然包围村庄查户口,清查有无藏“匪”。如若发现一家“通共”,五家俱杀。这一天夜间,敌人到杨家洼“摸鱼”,雷伟和在一个“双面甲长”的掩护下,才得以脱险。 (张正耀 编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