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中医药学加持“西山药库”发展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3-02-07 09:22:58 【字体:

4cd2ff1ce40049268731eadd385bc0cf.jpg

  近年来,我市强力推动西山药库建设,将其作为一项战略举措实施,对推动皖西中药资源开发和整体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霍山石斛、断血流、药百合、金寨赤芝等十大皖药的强劲崛起,对推动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都起到了有目共睹、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三年的抗疫时期,许多中草药在防治方面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皖西大别山是我国中药材的重点产区,野生资源丰富,种、采历史悠久,加上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动植物生长。因而该地区的中药材有两个优势,一是品种繁多,分布全区境内的植物类药材达1707种、动物类药材142种、矿物类12种、其他类5种,共计1866种;而且蕴藏量大,全区总量达19943万公斤。道地大宗药材150种,年产100万公斤以上的有断血流、野菊花、葛根、茯苓4个品种;50—100万公斤的有香附子、合欢皮等9个品种;20—50万公斤的有山楂、苍术、茵陈等多个品种。其中,较为名贵的有茯苓、断血流等10多个品种;天麻、霍山石斛、杜仲等20个品种为珍稀品种。断血流在全国独一无二,霍山石斛是斛中珍品,人工栽培已获成功,种植面积1.5万亩,总产值达40亿元,与舒半夏一道上了《中华药典》。

  皖西及域外地区,自古至今已经涌现出许多中医方家,尤其是晚清民国之后,可谓是名医辈出。金寨有能够“起死回生”的李三畏、御医鲍尊源;霍邱有寿安名医徐富生、李阔斋父子;舒城在民国时期有中医师200余人,其中以“四大名医”宋仁甫、沈信古、朱文甫和汪道南最为有名;六安城区更有李陈章、杨万里、俞士杰、夏晓轩、冯蓝生、范祥斋、郭玉玺等。此外,还有原六安市辖的寿县中医界,有名的中医大家有陶枕秋、金金山、石昆甫、张永安、张琼林、张善堂父子等。“巍巍大别山,主峰在霍山。”霍山也出名医:中医大家徐大桂医术最为精湛,内外兼修,妇科儿科皆精,治疗温病更有其看家本领;杜起鹤善治肝脾疾患,崇尚攻下;李钦肇精于眼科、程朗轩善治痰饮梅毒、程绍虞擅医伤寒骨伤;另外,霍山著名的中医师还有徐大昭、陈家桢、余德昌、储德祥、汪墨斋、朱厚永、吴墨如、刘钟奇、刘光国、杜本生、万光煜、王光清、刘大赋、杜兆雄、汪中正等。当然上面陈述只是对历史上的皖西很有成就的名中医们作了个粗略统计,实属挂一漏万。

  在皖西一百多年的中医发展史上,许多中医名医都有着自己的中医理论创作著述。仅霍山一县中医药著作就颇为壮观:正式出版的有徐大桂著的《脉症慧解》《医法直指》《药石刍言》《经验方歌诀》《肝病论》《伤寒论类要注疏》等六部;郭启人著《新编医学五种》一部、杜兆雄著《中药材》《揭秘双斋医学》《名人与霍山中医药》等三部。还有一众自行刻印本也丰富了霍山中医药理论:李钦肇《医家诀要》一部、徐大桂脱稿未梓《读徐回溪医书笔记》《删节叶案方症释义》《钝斋医案》《钝斋医话丛编》四部;余德昌《伤寒金匮辩解》《温病临证辩解》《传染病中西医结合三字经》三部;杜起鹤《针药歌诀》、刘元介《临床医案》、王子安《痘科百问》、项寿亭《喉科密锁》等各一部;杜兆雄《钝斋医案医话拾遗》《霍山传统医药——从皋陶医学到双斋医学 安徽中医药学的第三面旗帜》《霍山中医之极—中国传统医学的典型样本与独特景观》等三部。整个皖西地区中医著述肯定就更为丰厚,不计其数,无疑就是一座存量极为可观的中医药理论宝库。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2016年,在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前不久,安徽省卫健委副主任兼中医药管理局长董明培在霍山调研座谈时指出,“西山药库资源独特,是最好且可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而要使金山银山永续利用,必须由中医药学加持,中西医紧密结合,两条腿走路,步子才会更稳更快。(汪德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