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熊家河村推进“三变”改革侧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04-14 08:50:30 【字体:

  羊肚菌生产基地正处收获旺季

  能人回归创业,开展大棚蔬菜技术培训

  “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发给俺们的钱也越来越多了,村集体经济壮大给俺们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实惠啊!”拿到分红款的金寨县全军乡熊家河村村民熊延奎喜上眉梢。熊家河村“三变”改革再提速,推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共同富裕,有效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摸清“底子” “死资源”变“活资产”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熊家河村党支部书记组建专项工作组,对村所有的资源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厘清“蛋糕”用什么做,做成什么样。

  结合山场面积2.85万亩的山区村情,该村积极谋划将优势资源转变为优质资产,打造符合“三变”实际的好产业。首先选好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时制宜,制订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的方案,重点扶持葛根、蚕桑、蔬菜、黑毛猪等产业。其次组织专家论证。组织邀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勘察、指导,帮助分析研究当地土壤环境、气候条件,找准适合本地发展的兰花、映山红种植产业。然后做好发展规划。深入挖掘自身发展优势和特色,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多方争取资金,打造红绿色结合的文旅名村,带动群众致富。在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目前5个“三变”改革项目均已落地,党建引擎的示范核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让村党组织真正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引领者”“支持者”“守护者”。

  夯实“里子” “散资金”变“整股金”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要兴旺,人才是根本。熊家河村巧用“双招双引”将各类资源资金整合量化为村集体、农民持有的股金,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招是能人带头。实施“金凤还巢”工程,摸排吴孔文等一批有意愿扎根农村、返乡创业的能人,成立金葛种植专业合作社,组建老文葛根加工厂,鼓励其领办“三变”改革项目、参与集体经济增收,做大做强黑毛猪养殖、葛根种植与加工等特色产业。

  再一招是企业引路。根据储备项目,采取外引内联的方式,重点围绕本村闲置资源、资产和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对象,签订合作协议,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确定经营主体与村的合作方式。熊家河村迎回能人张功国,创立金寨县西楼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村集体为其注入资金并持股,帮助其创办集生态农业、休闲养生、兰花科研、美丽乡村建设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吸引了110多名劳动力、20多户贫困户就业,每年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给足“面子” “老农民”变“新股民”

  选好产业项目后,熊家河村同步引导农户,积极利用可变资产入股企业参与“三变”。开始阶段,部分村民由于习惯“输血式”帮扶,对入股的“造血式”扶持一时难以接受。对此,熊家河村加强宣传,广泛动员,积极引导。

  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及村组“板凳会”等,加大“三变”改革政策宣传力度,把政策红利、可能存在的风险都给群众讲清楚,用具体事例让他们认识“三变”、支持“三变”、参与“三变”、投入“三变”,尽快享受“三变”改革带来的红利。组织村干部入户宣传,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将手中闲置的资产、资源、资金拿出来参与“三变”,让“三变”的成果惠及更多的农户。

  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有资金投资入股到经营主体,主动参与“三变”改革,特别是脱贫户,优先吸纳他们成为股民,2021年,村集体自主经营4个项目年收入62.8万元,帮助近30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1.2万元以上。

  熊家河村积极探索以“服务产业、土地流转、盘活‘三资’、能人带动、兴办实体、开源节支”为重点的发展路径,从盘活现有资产、规范土地流转、培植主导产业、加大乡村服务、探索合作经营等9个方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挖红色资源底蕴,建成红28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纪念园,大力推进蚕桑和葛产业发展,讲好绿水青山故事,发展特色文旅、农旅。2021年,熊家河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19.41万元,为158户村民共计分红21.1万元。(尚永鑫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金婷/文 方观男/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