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金寨县列宁小学:点亮一代革命者的人生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08-05 08:47:08 【字体:

  在大别山腹地的金刚台山脚下,森林茂密,古树参天。蜿蜒的山村公路尽头,一座古朴的院落在大山深处格外醒目。盛夏时节,记者来到位于金寨县汤家汇镇瓦屋基村的金寨列宁小学旧址,抬头望去,“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牌匾里的几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辨。牌匾下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穿过门楼走进校园,庭院里昂然挺立着一棵见证着学校沧桑巨变的大柏树。

  “1929年立夏节起义成功后,为巩固红色政权,红32师创办了这所小学。学校的第一任校长由共产党员、六区一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兼任,教师也多由红军战士兼任。”说起列宁小学的历史,金寨列宁小学旧址的工作人员周其峰侃侃而谈。“学校的这几十间屋子,以前是私宅。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主人将其捐出,用来办学。”

  “六区一乡”即第六区第一乡,是当时的行政区划名称。“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是鄂豫皖苏区建立最早的列宁小学之一。创办时,学校有四个教学班,一个早晚识字班,适龄儿童和成人均可免费入学,有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5人,学生100多人,课程有国语、算术、常识、军事、音乐和体操。学生学文化、学政治、学军事,参加劳动,站岗放哨,开展政治宣传活动。红32师师长周维炯、党代表徐其虚、副师长漆德玮、参谋长漆海峰等都曾任兼职教师,六区一乡列宁小学培养出一大批红军骨干力量。

  1932年秋,国民党军进犯大别山,列宁小学停办,大部分学生参加红军,进行“西征”,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校舍被焚,仅存前幢瓦房6间。农民程德燊和周百龙机智地保存了“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校匾。

  鄂豫皖苏区时期,金寨地区曾有很多所列宁小学,现仅存的瓦屋基村这一所,也是全国仅存的两所以“列宁小学”命名的学校之一,于196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列宁小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被载入国家教育大辞典。

  “信仰点亮人生,文化滋养事业。战争年代,这所学校的不少学生都带着强烈的革命意识、满腔的革命热情,投身到伟大的革命洪流中去。新中国成立之初,由这所学校毕业参加革命的被授予将军军衔的有五位,他们是周纯麟、邓忠仁、吴作启、陈明义、陈诚。”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副院长、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档案馆馆长胡遵远告诉记者,列宁小学当年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点亮了一代革命者的人生,让苏区的天成为明朗的天!

  新中国成立后,这所苏维埃政府在大山里创办的列宁小学仍然是附近山村孩子的求学殿堂。“这个校园一直使用着,直到旁边的校舍建成,学生才搬到紧邻的新校园。近几年,经过修复改造之后,现在来这里接受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人络绎不绝。”周其峰告诉记者。

  如今,金寨县列宁小学旧址已经作为安徽金寨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点,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的人来到这所学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是东北人,大学毕业来到安徽工作,这次来学习,让我更深刻地了解到老区人民是如何受到思想启迪,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坚定地跟党走,坚定地为建设发展中国而牺牲奉献一切的,让我更懂得老区的不容易。这次的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我坚信新时期新阶段,我们有能力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国家电网安徽省送变电公司员工尹国伟告诉记者。(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秀玲 张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