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踔厉奋发勇作为 勠力前行创佳绩
——今年以来全市医疗保障工作综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09-30 09:08:58 【字体:

  9月13日,全省首个国家级医保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在六安启动。

  8月24日-28日,市医保局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赴上海、南京“送服务上门”活动,为返回上海、南京等原籍居住的原六安三线企业的老军工、老知青们报销医药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医疗保障工作是重大民生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今年医疗保障工作意义更加重大。

  今年以来,全市医疗保障工作坚持以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医疗行业认同为标准,以医保基金安全、高效、可持续为核心,大力促进参保筹资更加全面、待遇保障更加公平、医保服务更加便捷、智慧医保更加智能,奋力推动全市医疗保障事业再上新台阶,以扎实的医保惠民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开展主题实践,党建品牌见行见效

  围绕“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全市医保系统开展了“大走访”“大座谈”“大调研”活动,梳理出“三方面问题清单”,并做好成果转化,目前已制作血透患者医保指南。开展“医保进病房”主题实践活动,形成“1+2+N”优化医保服务体系(1个活动方案、2个配套文件、N个医保指南),截至8月底,全市共印发各类政策宣传明白纸、宣传折页、宣传海报7万余份。各定点医疗机构将“医保进病房”政策宣传张贴上墙;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张贴“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流程图。每周组织一次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每月举办一期“医保政策小讲堂”,由科室负责人讲理论、讲政策、讲措施,接待群众时做到政策讲清楚,群众听明白,将作风建设向“末端”发力。市医保局领导班子带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从3月份起督导调研各县区医保工作落实情况,定期约谈大病保险承办机构。同时,成立医保政策研究组、医保监管分析组和医保技术保障组三个工作专班,建立“项目化”管理机制,做到清单式部署、项目化推动、闭环式管理。在全市医保系统开展为民办实事“十佳标兵”评选活动,省医保局“党旗下的医保人和事”评选活动,我市“候鸟服务”暖人心入选“十件事”。在全市2021年度“万人评科长”“社会评窗口”活动中,局待遇保障科科长获评“优秀科长”第1名,医保窗口获评“先进窗口”第5名。

  落地惠民实事,民生保障织密织牢

  市医保局坚持以实现覆盖全民、依法参保为目标,优化参保服务、提升参保质量,稳步扩大参保覆盖面。2022年,全市参保群众共516万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474万人、城镇职工参保人数42万人),筹资总额为60亿元。其中,城乡居民人均参保为900元(其个人参保320元/人、政府补贴暂580元/人),筹资总额44亿元。霍山县医保参保缴费服务实现“全面参保、线上缴费、直接划扣”。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调整尿毒症、器官移植术后和恶性肿瘤3个病种门慢报销政策。截至8月底,全市共支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4.00亿元、大病保险费0.1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22.59亿元、大病保险费3.05亿元;资助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监测人口26.6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费0.76亿元;共救助63.72万人次低收入人口医疗救助资金23269.79万元。完善医院药店购药“双通道”机制,拓展“双通道”药品品种达291种。扎实推进国家级“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和健康管理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深化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用药保障专项行动,今年1至8月份,全市共支付“两病”门诊11.63万人,统筹报销289.92万元。职工门诊共济政策于7月1日起执行,职工医保门诊保障由个人积累模式转向互助共济模式,进一步减轻了参保人员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强化基金监管,治理能力常抓常严

  我市调整成立由市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全市维护医保基金安全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听取基金监管专项工作汇报并作出批示。1月13日,印发了《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 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管长效机制实施方案》,明确了基金监管重点任务,形成权责清晰的监管权力网格,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进一步落地落实医疗保障网格化管理。4月份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自查自纠工作,6月份与合肥市开展异地就医协同监管专项行动,率先在全省启动医保智能监管子系统,实现对医疗行为事前提示、事中审核和事后复核处理的全流程、全环节智能监管。目前,全市四县三区已完成151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自查自纠和复查审核,发现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133家,涉及违规总金额57.88万元。

  发挥杠杆作用,综合医改有力有效

  我市进一步强化两病协议管理,明确结算时限,完善结算程序,完成2021年医共体包干基金的清算和大病保险的清算。借助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开展医保基金全流程线上拨付,实现定点医药机构费用县级属地审核,市级按时足额统一拨付,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拨付效率,助力新冠疫情防控预拨专项救助资金达7480万元,进一步减轻了医疗机构垫资压力。及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检测项目价格从最初的单人单检400元/每人份、混检30元/每人份,分别下降到16元和3.4元。5月30日起,国家组织药品胰岛素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我市落地,16个通用名42个品种,中选产品平均降价48%,最高降幅73%。做好非财政非乙类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审核通过公立医院申报新增(新开展)医疗服务项目22项,制定33项医疗服务项目政府指导价。2022年6月1日,对全市麻醉类6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共为医疗机构增加医疗服务项目收入2462万元。8月1日起,正式启用新版安徽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目录全量库,共收录医疗服务价格项目5007项。15个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由医保不予支付纳入到医保支付。

  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政策落实落细

  市医保局扎实推进总额预付下的按床日、同病同保障、日间病床、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以及“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国家级试点,支持金寨县开展常见门诊慢性病医保基金包干试点。扩大按病种付费范围达263种,按病种付费执行率为51.56%;日间病床省级试点扩围,精神病按阶段付费,20个病种的同病同保障付费试点已结算3.48万人次,患者在乡镇卫生院报销比例可达92%;DRG进入实际付费阶段,试点医疗机构住院总费用、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均呈下降趋势。今年1-8月,我市首批纳入DRG改革试点的17家医疗机构住院总费用同比下降2.31亿元,次均费用下降424.08元,平均住院床日减少0.95天,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费用同比减少10962.6万元,达到了医院管理大提升、医保基金少负担、群众看病得实惠的良好预期。

  优化作风建设,医保治理提质提效

  全市医保系统进一步推深做实“重畅决”专项行动,统一整合省医保局交办、市委督查办交办、市长热线、“重畅决”交办、政风行风热线、市长信箱、政风行风热线、市信访平台等群众的诉求事项每天统一汇总,建立清单,规范答复流程,安排专人督办办结情况,形成工作闭环。畅通民意通道,将电话咨询整合并入12345市长热线,对群众满意的予以销号,对诉求人不满意的进行复核并分析研判,分情况及时处置,把医保好事办实,医保实事办好。截至8月底,接听电话咨询6000多人次,电话办件5500余件、现场办件4500余件,现场接受咨询13000多人次,邮寄办件150余件,收到各类诉求504件,回复满意度100%。优化窗口设施配置,市医保局窗口及其工作人员分别被授予“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完善“领导服务日”制度,领导服务日的经验做法被《中国医疗保险》杂志在2022年第4期刊登。对异地常驻的群众,实行异地意外伤害报销住院费用信用承诺制。

  打造智慧医保,异地结算互联互通

  国家(安徽省)医保信息平台14个子系统全域上线,共接入2224家定点医疗机构和1071家定点零售药店,日结算量突破2万人次。全市共通过异地平台省内定点医院异地住院联网结算4.33万人次,医疗费总金额7.06亿元、门诊联网结算1.04万人次,医疗费总金额810.17万元;定点零售药店异地联网结算6.79万人次,医疗费总金额808.27万元。省外定点医院住院异地联网结算1.36万人次,医疗费总金额3.05亿元;门诊联网结算6.5万人次,医疗费总金额1339.91万元。率先开启“刷脸就医”新模式,实现“扫码结算”到“刷脸结算”的转变。医保电子凭证已激活人数340万,激活率66%,越来越多参保人员实现“一码在手,医保无忧”。

  打造“一县一品”,亮点品牌出彩出色

  我市积极申报推进国家级医保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已获批全省首个公共服务医保领域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各县区着力打造医保精品化、规范化、品牌化,均取得良好效果。霍邱县创新精神病人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金寨县推进慢性病精细化管理、霍山县优化医保参保缴费服务、舒城县开展“医保政策进万家”活动,叶集区以乡镇街“医保服务站”为切入点,扎实推进全国医保基层服务示范点建设。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下一步,全市医保系统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扎扎实实推进医保各项工作,奋力推动全市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实际行动和工作质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振华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储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