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财经>财经新闻>详细内容

营商“软”环境 构筑发展“硬”支撑 ——叶集经济开发区对标一流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编辑:文竹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25 15:43:44 【字体:

  近年来,叶集经济开发区一直对标一流营商环境,缩短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效,打造政府常态化服务企业的叶集名片,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木材产业是叶集区的传统产业。近年来,叶集区传统板材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形成了“大企业强、小企业精”的生动发展局面。

  陈泽俊是叶集鑫鹏达木业负责人,去年,他与齐昂木业等8家规上模板企业负责人一起,采用抱团取暖的方式,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转型路径,共同投资成立红象人造板公司。

  红象人造板公司总投资约5.5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5亿元。由于投资大,从建设之初,陈泽俊和公司董事们就一直被融资问题困扰着。陈泽俊说:“我们企业是去年8月10号开始建设的。每个月都有区里的领导过来走访,了解施工进度,问我们有什么困难。我提出缺少建设资金,区里很快就帮忙联系了农商行等几个银行,贷了3800万元。如果不是政府提供的资金支撑,建设肯定很慢。”

  企业发展,金融支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红象人造板公司主营全屋定制家具板,面对的是高端市场,公司尚未生产便已经有了意向性的订单。所幸,在叶集区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建设非常顺利,建成投产预期从今年10月份提前到了7月份。

  “今年5月份的时候,区里又来人了,我说流动资金困难,区里通过多方协调,又授信了6200万元流动资金,解决了资金困难。”陈泽俊感激地说道。

  就在陈泽俊为解决流动资金而高兴时,他又收到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叶集供电公司主动作为,红象人造板公司外部电网建设同步进行,给企业建成即投产提供了电力保障。

  国网六安市叶集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侯恩勇表示:“红象人造板项目,外线由开发区投资建设,外部与内部同时施工,实现了开门接电。以前客户要自己跑规划,时间长,现在所有环节都并联办理,省钱省力。”          

  原来,叶集供电公司试点建成“开门接电”示范区,建立以客户需求导向、政企紧密联动、服务提前启动、规划超前对接、网架适度延伸、工程精准衔接、接电便捷高效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零投资”政策,实现由“客户等电”向“电等客户”的转变。

  此外,叶集供电公司通过开展“电力进万企、赋能促发展”专项行动,为170家小微企业和9家高压客户节省办电成本近1500万元。侯恩勇说:“我们了解到丽人木业结算方式是按容量计费,这样计费他们不划算,我们让他改成了按需量计费,他们每个月电费从24万元降到21万元。”

  叶集经济开发区想企业之所想、想企业之将想、想企业之未想,推出“百名干部帮百企”“司法助企”“周末恳谈会”“助企招人”“宣传助企”“政企直通车”“审批提速”“金融助企”“企业家培训”“科技助企”等十项政策套餐。

  叶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铎表示,叶集经济开发区秉承“妈妈式”服务理念,全力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最优质的服务提供最优的营商环境,全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叶集区的“妈妈式”服务理念,就是围绕“政策供给、要素保障、法治维权、服务效能、公共服务、政治生态”等方面,无条件坚持以企业群众满意为“标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安徽华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工企业,因企业用工的特殊性,工人必须经过较长时间岗位培训后才能上岗,所以在企业投产之前就得完成招工工作。叶集区人社部门在了解这个情况之后,立即开展了“助企招人”服务。很快,安徽华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用工问题得到了解决。

  为有效服务企业的用工招聘需求,叶集区人社部门通过优化信息平台、强化人岗匹配,协助企业招聘合适工人和优质人才,解决企业用工难题,缓解企业用工压力。

  叶集区人社局城乡居保中心主任张朝磊告诉记者,今年叶集已经举办79场招聘会,招聘近万人进企就业,还帮助企业开展了5期培训。

  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就是政府服务的着力点、干部工作的切入点。叶集经济开发区在行政审批、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实行动态管理,真正让客商投资“零”担忧、项目落地“零”阻碍、帮办服务“零”缺位。

  六安莱特科教装备有限公司就是在叶集经济开发区这样的服务下,厂房建设得以迅速推进。公司总经理孙长成说:“叶集区‘妈妈式’的服务让我们倍感温暖。因我们企业场地有高低差,政府的‘三通一平’后,我们建设得非常快。”

  叶集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百年家居、千亿化工”的产业定位,切实凝聚起便企利企共识,让企业享受到更加省心、省力、省时的服务,以营商“软”环境,构筑经济发展“硬”支撑。(记者 毛婧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